标王 热搜: 北汽新能源  电动汽车  电动车  充电站  充电桩  新能源汽车  第一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新能源  锂电池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动汽车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万向造车被点名叫停 豪投713亿表决心却难掩“缺血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7  浏览次数:1108
核心提示:]万向从未停滞新能源汽车步伐。11月14日,针对媒体质疑工信部暂停受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万向汽车)新能源产品申报后,万
]
万向从未停滞新能源汽车步伐”。11月14日,针对媒体质疑工信部暂停受理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简称“万向汽车”)新能源产品申报后,万向集团罕有地发布了官方声明。

一周前,工信部的一纸公示将一向低调的万向集团再次推向公众视野。在这个名为《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的公告中,万向汽车将被暂停受理其《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

“申请移出特别公示的企业,需通过39号令《准入审查要求》的考核。”公告称。“39号令”全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其中有一条“叫停”制度,明确了生产企业发现新能源汽车产品存在安全等严重问题的,应当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部分业内人士表示,万向两年前获得生产资质后却迟迟没有产品拿出来,是被工信部暂停受理相关新能源汽车新产品申报的重要原因。

但万向显然不认同业内的质疑。万向集团在官方声明中表示,被特别公示的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新能源专用车生产资质,是万向在2013年为构建整车研发平台、验证和提升关键总成技术而申请获得。随着2016年以万向集团公司名义申请获得新能源客车、乘用车生产资质,整车业务已全部由集团公司运营。由此,完成了历史使命的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两年前开始做清算。

万向集团相关负责人声明称,由于万向汽车的新能源专用车并没有投入商业化生产和销售,所以这次纳入公示,不会对万向的新能源汽车业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被纳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算是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最后一次躺枪了。”万向集团在公告中“自嘲”道。

实际上,就在工信部公告发布的前一日,万向集团还在官网披露了两个项目进展,一是年产80Gwh锂电池项目,计划投资685.74亿元;二是年产5万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计划投资27.45亿元,地点均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两个项目正在就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换言之,斥资713亿元押注新能源业务版块,万向再一次用行动证明了造车的决心。

不过,早在蔚来汽车之前就立誓做“中国特斯拉”的万向集团,用亲身经历再次验证了,即便是零部件巨头,要实现造车梦也并不容易。

万向造车梦

公开资料显示,万向集团创建于1969年,前身为萧山宁围农机厂,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为主,并经过数十年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巨头。一个被广为传颂的例子便是: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中,每两辆就有一辆使用万向生产的零部件。

不过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的心中始终有个造车梦。他甚至放出了狠话:“我这一代造不了汽车,我儿子也要造!”生性谨慎的鲁冠球,并未盲目进入整车产业,而是直到1999年才宣布进入汽车行业,并定位于生产清洁、廉价的新能源汽车。

2002年,万向集团全资子公司万向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以“电池→电机→电控→电动汽车”的发展思路,研发出聚合物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并在商用车驱动系统总成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但万向造车动向引起广泛关注则缘起于2013年至2014年间的两起美国公司收购案,一是2.57亿美元并购美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二是1.5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动车公司Fisker汽车(收购后更名为Karma汽车),后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度是特斯拉的劲敌。

2016年12月,万向集团年产50000辆增程式纯电动乘用车项目正式获批,成为国内第6家成功拿到独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这意味着万向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但时隔两年后,为何却悄无声息?

对此万向官方表示,万向的车就是更名后的Karma汽车产品。万向官网显示,Karma汽车公司位于美国南加州,主要从事“豪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旗下首款豪华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Revero,于2017年在加州首发下线全球销售,国内则以进口方式销售。不过,目前国内关于该品牌消息甚少,官方称Karma汽车品牌在国内走的是“豪华定制”路线。早前报道也称,万向集团对于Karma汽车的定位是“取胜美国,再取胜全球”。

这不禁令人心生疑窦。一家殚精竭虑数十年造车梦的零部件巨头,会放任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于不顾,先去攻克北美市场?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万向或可能是在产品开发中遇到了困难。实际上,不同于外界普遍的认知,尽管万向旗下已有从零部件到整车乃至电池企业,理论上已经形成了一条近乎完整的产业链,但这并不意味着整车开发能力强。

汽车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贾新光告诉时间财经,造车的关键问题是整车开发能力。从开始研发到产品上市,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要造出像样的产品,这个周期必不可少。

实际上,相较于蔚来、乐视为代表的互联网造车公司,以及恒大、格力、和谐富康等其他产业公司,万向等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的行业参与者造车,是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转移,难度系数无疑降低了许多。但从万向的造车经历来看,仍旧举步维艰。

资金告急?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第三年位居世界首位,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9%。数年高于传统燃油车的增速,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吸引了各个行业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跑马圈地。

中汽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7年,中国新能源整车投资超过1800亿元,2017年新能源产业链投资更是高达7000亿元。那么,新造车公司数量有多少家呢?《华尔街日报》的一份报道称,现在中国有487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都能生存下去。

尽管相较于毫无造车基础的造车新势力,万向集团被业内普遍认为整车制造“最有实力也最具资历”,但至少目前来看,万向应该已经意识到了电动车“也不太好弄”。

除了整车研发能力,造车又一大问题是烧钱。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对此深有感触,他曾公开感慨,电动车企从产品研发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这还只是起步而已。

事实上,尽管鲁冠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生前仍旧表示“烧钱烧钱再烧钱,坚持坚持再坚持”,但倾力造车的背后,万向集团资金告急似乎也随之而来。

据北京商报报道称,万向集团旗下业务板块包括万向钱潮及承德露露等公司已经出现衰退危机。其中,作为万向集团“现金奶牛”的承德露露自2015年至2017年营收、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截至2018念三季度末,承德露露总资产相比2017年末缩水17.34%。

万向集团控股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上市公司表现也差强人意。万向钱潮自2014年至2017年净利润增幅逐渐下滑,分别为33.2%、10.29%、7.08%和5.72%。2018年前三季度,万向钱潮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6.8%。

但是,当下的万向无法停止烧钱。2017年5月,万向集团宣布将在未来7-10年投入2000亿元人民币,在浙江萧山打造一个以新能源汽车和相关制造业为核心的十平方公里的数字城市——“万向创新聚能城”。

在接触过万向及其前任掌舵人鲁冠球的零部件观察人士看来,鲁所领导的万向集团是一个比较执着也比较独特的中国民营企业,不会随意更改航向。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于鲁冠球来说,造车当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子承父业,长于金融运作的鲁伟鼎亦当认同父亲的理念,但举全集团之力、两代人的努力是否能换来梦想的落地?似乎除了时间,更需要一点运气。(时间财经 金宁)

 
 
[ 电动汽车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电动汽车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域名转让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皖ICP备15007041号